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风采 | 今日天中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3年十件大事
2023-12-31   审核人:

2023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全校师生员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秉承进德修业、继承创新校训,发扬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天中精神,乘势而上、开拓奋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绩。为全面总结成绩、笃定目标,激发全校师生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共同凝聚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2023年学校事业发展重要成果的梳理凝练,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确定“2023年学校十件大事,现予以发布。

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扎实推动巡视整改任务落实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确保各项任务环环相扣、有力推进。师生普遍关心的硕博公寓、校医室软硬件建设等问题都在主题教育期间得到有效解决。通过主题教育,学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经市教育两委评审,推荐校党委和6个基层党支部申报全国党建示范高校和全国样板党支部。

按照市委巡视九组反馈巡视意见,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整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目前所有整改任务均已全部完成。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学校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治理效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二、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学科建设再上新水平

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并召开建设启动会,整合1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的资源,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与转化优势。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牵头发起的现代中药创新中心,获批为国家现代中药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并开工建设。获批教育部退行性疾病医药防治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平台聚集效应,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完成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经专家组论证学校第二轮建设目标达成度优异。方剂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临床中药学等9个学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应对老龄化创新中药及健康产品、智慧中医学科群、中医药精准防治慢性病3个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

主办第十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承办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医药高质量大会,承办“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中药学分会场等大型学术活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三、入选教育部“101计划,获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改革创新再结硕果

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中药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101计划),标志着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张伯礼院士牵头完成的《新时代中医药本科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张伯礼院士牵头负责的未来产业(生物医学)教材体系建设团队入选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

《思想道德与法治》《针灸学》等6门课程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老年康养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天津市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并推荐参评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智慧中医产业学院获批天津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

四、人才队伍建设捷报频传,人才优势不断凸显

2023年,学校新增教育部重要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国家重要人才项目(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1人、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1人、天津市津门医学英才3人、天津市青年医学新锐7人,12人入选天津市名中医表彰名单、18人入选天津市青年名中医表彰名单,3位教师在国家级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打造高端人才攀登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腾飞计划、新入职教师雏鹰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品牌工程。

五、成功举办达仁堂杯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五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8月中旬,达仁堂杯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五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在我校举办,来自全国27所中医药院校的近600名教练员、领队、运动员参加。赛会以传承岐黄 律动津沽为主题,倡导创新、尚德、和合、绿色的理念。我校代表队取得1032铜的好成绩,摘得B组单位团体总分第一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单位。赛会期间,举办了各参赛代表队与张伯礼院士面对面座谈、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社区行、中医药主题成果展等系列活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六、中医药走出去战略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再获新进展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获批,挂靠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任主任委员。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持续推动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建设并续签协议。获批2022年度中央外经贸(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学校马来西亚中医药培训中心揭牌,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张伯礼院士荣获2020-2023年度中医药行业新媒体影响力人物。启动中医古籍整理项目,成立天津中医药大学郭霭春医史文献研究所,传承郭霭春先生医史文献学术精神,开拓了中医古籍整理新方向。我校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获得天津市优秀科普基地称号,团队编著的《中医名家谈节气防病与文化》荣获“2023年天津市优秀科普图书特别推荐奖“2023健康天津科普作品一等奖。由石学敏院士主编的《石学敏针灸学》(英文版)(西班牙文版)(法文版)获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一等奖,同时学校还荣获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七、思想政治工作锐意创新,立德树人成效卓著

中药学院乡村振兴远志行实践团获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件作品在教育部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上榜全国百佳。获评天津市思政精品项目立项3项、大中小思政基地研究项目立项2项。博硕士服务团文明实践项目获2023年天津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国旗护卫队参加全市展演荣获一等奖。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奖项22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银奖1项。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4项银奖。

2023华佗杯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中,我校师生摘取团体一等奖、并获得个人单项一等奖及其他各级奖项共计16项的佳绩,在42支全国高等院校参赛代表队中,实现了参赛项目、参赛人员获奖全覆盖。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论文评比中获评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6人获评全国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工作者,2人获评天津市优秀辅导员

博士研究生杨志华同学荣获2022-2023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暨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是我校学生连续五年获评该项荣誉。

八、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校区东大门投入使用。博物馆、图书馆项目主体完工,硕博学生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开工建设。新校区校医室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建篮球场、网球场项目正式交付使用。

九、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筹)国际针灸大楼启动建设,附属医院重大项目和内涵建设取得新进展

高质量完成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筹)《总体建设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国际针灸大楼启动建设。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暨北院区提升改造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既定施工目标。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举办中国·天津第十六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2023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2022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会,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中医推拿学分列第1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正式开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被确定为天津市中医康复中心龙头单位和天津市中医治未病分中心建设单位;承办首届津沽岐黄论坛。

十、喜迎建校六十五周年,汇聚天中精神,召开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友会第一次会员大会

六十五载育桃李,立德树人绽芳华。为迎接建校六十五周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师生和校友中开展天中精神大讨论和凝练阐述活动,经广泛征求意见,学校正式发布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天中精神。近年来,学校事业快速发展,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友在学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关心校友成长及发展现状。为更好地凝聚校友力量,1215日,召开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友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第一届一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海内外各届校友90余人齐聚团泊湖畔,同谱华章,畅抒情谊,亲睹天中卓越新姿,共话母校未来发展。

关闭窗口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友会  地址:中国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

邮编:301617   电话:59596107
邮箱:xiaoyou@tjutcm.edu.cn